白米木屐村

發展沿革

吳沙開蘭二百年來,先人艱辛的墾荒足跡,葛瑪蘭地方注入了中原文化,至今史蹟文物斑斑可考,如草嶺古道、北關遺址、蘇花古道…..等等皆為先人胼手胝足開荒起疆,留下了歷史的見證。亦奠定蘭陽百代不移的基業。

蘇澳鎮地處蘭陽平原南端,連接層山萬巒,東臨太平洋,由此連接蘇花公路以縱貫東台灣,地形險要。清同治年間,基於國防、交通、經濟考量,清廷命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開鑿北路蘇花古道,以此區進入層山萬巒而連接東台灣,其間所遺留之古道、砲台、古碑及古墓等歷史遺跡亦說明在台灣的拓荒史上有其重要的里程碑及特別的時代意義。 白米社區位於蘇澳砲台山麓蘇花公路入口處更是蘇花古道的起點,在歷史、地理及人文上有其特別之貢獻與時代意義。白米社區蘊藏了豐富的礦藏,更造就了社區內集結十多家礦石加工廠。其所生產之「石米仔」產量高居全國第一(佔80%以上),遠東最大規模之台泥蘇澳水泥廠,於日據時代便已成立,形成了本社區另一個特色,在台灣近代發展史上亦有相當的貢獻。唯在此項成就背後,所造成的惡劣環境,鎮日生活在塵土飛揚的世界,即使大門不開,桌上仍是厚厚一層的景象,絕非外人所能感受。在無聲的抗議下,許多人遷離了生長的地方。白米的居住環境正一寸寸的被吞食,居民的社區生活文化也難以維繫。於是,經歷環保意識抬頭的年代,面對著灰濛濛街道的白米居民,在幾年前就開始思索,如何在這樣一個深具工業性格的社區內,擁有較舒適的生活環境有所覺醒,發現對於自己生活環境應有著自主權,把環境回歸給自己所期待的生活感受,讓白米的精神呈現出來。

經由社區居民與工廠方面的協調理論,工廠對於社區在環境上已有回應,對於社區的發展也提供了財務上的資金回饋,居民便將爭取來的工廠回饋基金全數投入社區環境改善的基礎工作上。社區意識的覺醒,居民強烈改善社區環境的共識,也成為白米自以為豪的風格之一。民國82年由一群對鄉土文化及社區活動有興趣的社區居民成立了社區發展協會,積極動手整頓遭污染的家園,協會也成為與污染工廠協商抗爭的對口單位,以確保居民的生命安全與福祉。第一年即獲得行政院環保署評定為全國六個「環境改善績優社區」之一,民國83年也獲評定為「宜蘭縣環境綠美化特優等社區」。然而從礦石工廠回饋金的索賠,並不能真正建立一個永續安康的生活社區,白米在政府提倡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之後便急思以正面積極的策略手法來改善自己社區的環境。

從民國86年全國社區博覽會的參加,經由社區營造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居民再重新審視自己社區珍貴獨特的經驗,確立以塑造一個全台灣唯一具特色的「木屐村」為自己家園未來的願景,以文化產業的手法來帶動整個區域的品質提昇與振興發展。在此共同的願景企盼下,協會一方面向政府各部門爭取適當資源與經費補助,一方面在社區內強化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機制與能力,努力地共同來恢復白米人過去的光榮感、凝聚社區共同體意識,踏實地把原本受創的土地逐步地美化改善,把過去習以為常的髒亂環境漸漸整理營造,讓這個全台獨一無二的木屐村不只是因為它製作的產品出名,更因為它是一處人人安居樂業,舒適富足的現代桃花源。

民國84年白米開始接受「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社區的自然環境資源豐富,可當作社區營造工作切入點的方式亦不少,但在經過多次的討論後,社區居民選擇了以傳統木屐產業作為從事白米社區總體營造的切入點。從事社區總體營造是為了具體解決白米社區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社區總體營造的好處是不但可以重新造人,更可以發揮整合的效果重塑社區的文化價值體系,以做為振興地方的起點。白米社區在日據時代和光復初期發展了甚具規模的木屐產業,隨著木材資源的貧乏及工資高漲等因素下,木屐幾乎已經被塑膠鞋取代,白米社區原本風光的木屐產業,只留在老一輩的腦海中成為塵封的記憶。木屐,這個昔日生活的必需品,早已喪失其實用的角色,如果要開創木屐的第二春,就必須重新賦予新的生態定位,將木屐轉化為一種文化藝術的手工藝品,讓社區居民從木屐的製作過程,體驗出其中所蘊涵的歷史的、文化的、鄉土的、藝術的與生活工藝的生命力,讓已經宣告死亡的木屐復活,同時也讓社區活力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