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城里
鄉里歷誌
石城遺址於大正13年(1924)進行宜蘭線鐵路工程,開鑿草嶺隧道時,為隧道廢土所填平。(翻拍自《蘭陽史蹟文物圖鑑》,頁42)
石城地當入蘭門戶,為防禦山地住民侵擾,乃砌石為城,因而得名;一說此石城乃西班牙人所建,後為荷蘭人攻滅。石城遺址仍在,但於大正13年(1924)進行宜蘭線鐵路工程,開鑿草嶺隧道時,石城為隧道廢土所填平,現今只能見到外圍石砌城牆。
本里地當本鎮北部咽喉,清代有草嶺古道,交通地位重要。與臺北縣貢寮鄉交界,境內大多屬山區,瀕海有一小港。居民多賴漁業為生,主要產物有龍蝦、九孔、石花菜等。為北迴線鐵路及濱海公路進入宜蘭第一站。石城漁港、石城車站、大里國小、桶盤堀橋、草嶺橋等均屬本里,濱海公路南向右側有著名的草嶺慶雲宮,背山面海,風景絕佳,依欄遠眺,龜山島在望,冬季日出恰在島處,有「龜山朝日」之稱,為舊蘭陽八景之一。石城衛生站旁有小道可抵宜、北交界處之虎字碑,劉明燈所書「虎」字在夕陽下凜凜有神,再往前行有劉明燈書「雄鎮蠻煙」勒石,氣魄雄偉,為另一著名的古蹟,假日遊客絡繹不絕。
草嶺慶雲宮。(翻拍自《草嶺慶雲宮志》,頁100)
Beauty of tou-cheng.